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Search for "ctext:750460"
Search details:
Scope: 古今紀要
Condition : References 「蔡確
Total 24

卷十九

14
王珪禹玉並成都改進士第二祠郊以太祖專配諌三后 配 溫成廟為 置祝敔去節鼓稱草立英宗詔寕請以仁宗配明堂禮議濮王當 皇伯 賛熈 元年郊祀從王制 九年拜相大三薦張璪不行求去比諌以內侍李憲主兵 畧隨時俯仰與蔡確 而沮溫公 確教之收復靈武以固位死者十餘萬
15
吳充中卿作淮闕六育之弟陽為吳王宮教獨以嚴見憚 宗室 箴 歐 修以私胡宿子見出乞與同貶岷止張貴妃隆禮圭瓉安請使王韶招木征自守 洮 在西府數言王 石政事非是乞為相務靜九年拜蘇隂欲更新法之不便者常 還司馬光呂公著韓維 又薦孫覺程頥等王珪忌之祐三年內行修飭 惡諌院蔡確以疾辭位元確每羅織其官屬親戚蔡確持正䑓泉州鞠為開封廵官不庭參石神宗以此擢 官 王韶盜貸官錢希安 㫖罪奏之者期附 熊本制誥丞言沈括吳充論免役為攘鄧潤甫中 攘元絳參政皆以起獄奪之元冨弼嘗上言確小人不宜大用獄 豊五年相遷邢恕著作遂為黨 既相屢興恕勸廢廷安正哲宗獨與京惇謀會王珪上前奏立哲宗遂不果 坐弟贓出 吳處厚奏其安州詩譏訕臺諌傅堯俞朱光庭梁燾祖禹安世論確惇履恕奸惡確貶死新州 惇相復其官 黃履為中丞盡追復恩數宣蔡京以配享哲宗以其子懋為 和樞宻貴震當世
30
知院韓縝玉汝持進士薛仁宗時請武臣持服永言孫抃保身 祿言 向不當賜章服言劉 年不當以外戚除防禦言內侍史志聰私役皇城宗元豊八年相與蔡確同政 惡確等誣罔於哲 簾前具陳奸狀相諌用高遵惠張進韓宗文是君臣各私其親 未朞年諌官孫覺劉摯等論其心險才鄙望輕奉使棄地七百里章十上遂出蕭禧求代北地時為報聘 外莊重所至稱嚴秦州語寕逹乳虎而出將入相無功烈 厚自奉飬
34
司馬光君實守陜州皆父任通七歳通春秋大義五龎籍 鄆并 辟為 判 畫麟州河西䇿籍以此去公終身報之知修起居注麥諌賀日食不見 請還交趾麟 諌院 諌 允言鹵簿公諌夏竦謚文正繼胡宿以蘇轍䇿直言不敢取 言於上取之 范鎮後乞建儲 諌召公主出李瑋妃給鹵簿 辭制誥至八九仍知諌院諌封妃三代 右仁宗時 諌謚董上英宗立疏分別在朝賢否待覆奏 諌濮議 調䕶兩宮賜乞太后取用不辭仁宗遺 金珠直百萬諌曹佾使相勇因任守忠遷官論其奸貶之結辨韓琦陜西義 民兵 論王廣淵仁宗時私 陛下非忠臣宗諌選將代李中祐因論趙滋生事之非 右英 時 神宗首擢翰林學士以不能四六力辭路除御史待宰相押班就職內争貶王陶恐絶言 陶論宰相不押班 乞竄 臣高居簡班乞出王中正參論中官張茂則未五十不可押 論張方平 政奸貪 修心三要仁明武治國二要官賞罰山資治通鍳請閤門祗候不可用廝役 諫嵬名 取諒祚之 後費六十萬西方用兵始此䇿引漢文帝諌尊號升薦呂誨諌官不用宋昌言 偹二股河 言陳 之有才智恐能臨大節不可奪遂論冨弼老成人望可借其去 論韓琦所短在 非 河南留司引蔡天申立本班顥永興上章言先見不如呂誨公直不如純仁程 敢言不如蘇軾文仲勇决不如范鎮 右神宗時宗與安石争不加賦用足之說法進講曹叅言祖 法不可變 辨惠卿象魏布 非變法事辨條例司胥吏足矣陛辨青苗與言安石不曉 而愎又信任惠卿 下豈能 安石惠卿韓絳三人共天下不言呂公著罪在舉條例人為臺官 不罷青苗 受樞副韓琦勸之曰官爵壊了名節許料惠卿覆主興言王安石誣蘇軾役忤安石乞 州 出知永 乞免一路青苗助 又免一路修城募兵言移許州不赴絶口不言事甲熈寕七年旱蝗求 陳青苗免役市易邉事保水利六事又以責宰相吴充以居洛十五年相上欲用之王珪蔡確用兵西邉 間之 宣仁 之盡除新法詳見哲宗惡右争新法主孝友恭儉正直出天性 博學 釋老 平 事無不可對人言者危記録客語坐自謂己如人參甘草又念天下安 即朝服起 康節稱腳蹈實地 稱九分人曰程頥薦常在人主左右自可無過不善者 君實得無知之 京師刻像印鬻 有畵工致冨物契丹問司馬中丞今為何官國敵中伶人戱玃 者為司馬端明 遼人謂中 相司馬數百姓巷哭徳會葬 萬 右實 感動
39
蘇軾歐陽公知貢舉寘公第二大制䇿三等授召試復三等 韓魏公期以逺 器不肯便 制誥以累之論呂惠卿忌其才間之介甫議又廷試䇿萬言書 事甚危介甫愈不悅 因 科舉言上求治太急聼言太廣進人太驟益介甫遂使攝開封推官困之公決斷精敏聲聞 逺 諌市燈䇿問譏專任介甫弟轍又辭條例司皆不得試館職 范景仁薦為諌官謝景溫為謗語力排之溫公亦薦軾與文仲能犯安石虎狼之怒臣所不如 出倅杭值行新法因法以便民 易高麗書宻州駮司農寺手實法率不視告悍卒欲亂狀誣河决徐州城將敗徒歩 禁軍築長堤 李定以訕上自湖州逮赴御史獄慈聖救之得謫黃州築室東坡 上思之欲命之成國史蔡確王珪止之遂移汝州駕願就常州上方報可會晏 餘見哲宗十九進士宰二十三舉直言 相寘之下第成為條例司屬官諌介甫青苗非便後王廣㢘賛 之 見陳晹叔言遣八使求四方利害介甫出為河南府推官哲宗除司諫見哲宗
41
傅堯俞欽之不鄆州仁未冠登第登第後石介見之未嘗 在 宗時御史諌官四年百六十餘章風節凜然殺諌出駙馬李瑋請請出皇城司卒鞠鄆告冨人 人 請建儲 厚皇子供饋即英宗劾英宗㝡眷遇頴劾內侍朱士頴以內降監汳口 都水監薦士 劾趙繼寵勾當天章閣蔡天寕取內藏珠權倖憚之非言不當以乏用求冨國 水災言審刑大理之 請太后還政劾任守忠蔡請神宗出館親諸務愚勸上總覧四不奉旨劾 襄 諌以內侍李若 等為陜西路鈐轄安與呂誨等争濮議誨等罷亦五䟽求出利州 石許以諌議公言但與新法相妨遂權發遣塩鐵使陽再歳易五部未㡬落職奪官處之自如 監黎 倉草場治事不少懈 哲宗除中丞擿自任拾遺補缺明善正失舉直錯枉若窺人私 細故非臣志 與王岩叟七章争張舜民以語及大臣見罷遂力求陳州大復為中丞乞寛蔡確餘黨 中書侍郎論事由 公薦引多吉人太后稱清直一節終始不見兩宮皆幸其第哭之 溫公康節皆稱其清直勇 奉養薄 孝友任子恩與兄弟錢為守令豈弟而能擊奸時徐州代償前守侵用 斥居外不言及御史 事元祐黨
42
彭汝礪器質其鄱陽善進士第一史在選十年論安石得 詩義 之 除御 非唐虞不 上十䇿及青苗事出妻拜王中正 言呂嘉問市易聚歛姻劾俞充因宗室賣壻乞著婿 法 論陜西用兵不當付王中正李憲士今日不患無將順之臣 元祐初答執政更取 差役法未見其可執因論呂嘉問與蔡確異趣及治嘉問獄則不阿 政擠之至蔡確貶新州又力争其不當 與執政争貸命獄夫方修熈豊之政人争獻所聞公獨不言曰今則 人能言矣 遺表言土地已有餘財用非不饒急為監司務大體與議獄多全宥 所至惠愛尤 興學 官兄子 其弟 寡合劉恕道原節筠州官父渙字凝之有髙志為頴上令不屈 事上 棄官家廬山歐陽公為賦廬山髙試恕書過目成誦一四歳對孔子有兄弟使十八 經義說書皆第 熟前世史 溫公 同修通鍳温不肯為三司條例司靣陳新法不便與安石絶 公知永興亦乞南康酒税歸 嗜學不知飲食之讀道旁碑記列將行事司見宋次道抄書目為 翳 以直困窮 不受 馬公衣襪不信佛賜聞談新經必怒曰此人口出妖言監通監已卒 其子羲仲官 年四十七官至秘李常公擇薦南康論楊佐薦以改秩常推其友劉琦佐并 之 青苗罷 知齊州得黠盜刺為兵使在麾下詢知冨家為囊槖於是發屋破柱而奸無所匿 少讀書廬山五老峯白石菴僧舎後藏書萬卷山中時目為李氏藏書山房
62
邢恕和叔安鄭州謝從伊川學七勸王雱言新法於安石 石怒 病不仕者 年 為蔡確畫䇿妄作䇿立功以謗宣仁以紹聖為中丞章惇疑之出其上宣仁自辨書 宣訓事誣司馬㓙悖誣劉摯等幾至復族 子靖康為趙倫所紿始禍勒停
63
黄履安中附邵武定神宗郊廟禮文多所詳定 初 蔡確 䇿謀 後附章惇排元祐趙卨公木勝卭州趾 西夏 前後議存綏州黨平交以與議棄地入 籍吕大忠進伯府大防兄用言弓箭手近漢屯田義勇近唐 兵擇一 焉兵屯可省 知代州折敵使夏言三路足以當 人哲宗時
77
蔡確 韓縝元年三月免之而相司馬公司馬光争新法見神宗欲神宗論辭樞宻一節即位以來惟此一人 建儲以司馬公著為師保歸赴闕衛士手加額曰此司馬相公民遮道呼無 洛留相天子 太后問所當先請開言路遂盡除新法乃太后封求言詔草問公公以詔中有六事曰此 拒諌也 辨三年無改父道 或疑章呂為朋黨曰天祚宋必無此事追四月相九月薨 御篆忠清粹徳碑 章惇相 貶珠崖司戸蔡京相除名入籍 靖康復謚配享不妄言災十孝實通監檢閲 勸捐數 萬 倉廩使民足食積謂孟子書最醇正年百姓日促李 醫之積未全而卒 四十一
80
范純仁安石罷諌院詳見神宗職為給事中謂溫公役法當熟講後行宰相 在求人變法非所先法諌溫公進士召朝官保任應舉於又諌更貢舉 又諌輕孟子 侍講其說歸 人君可用而後止章為樞宻請罷兵棄地使歸所掠漢人 請誅鬼 塞上後又諌與鬼章官 務以愽大開上意忠篤革土風無罪韓維盡心國家 救觧章惇鄧綰為相元佑三年 言蘇軾與李清臣不合黨諌王覿因論朋黨貶河救蔡確因論不當分辨 人遂出頴昌 諌復 故道河上科夫輸錢免役公憂民力自此愈竭敢再相簾中諭不敢先引用王覿彭汝礪曰臣不 保位蔽賢 上親政勸擇執政諌官又蘇轍引漢昭變漢武法度事哲宗大怒鄧潤甫 言先帝法度為溫公蘇轍壊盡公獨力争時李清臣建紹述之議御史臺論蘇軾行呂惠卿告詞訕先帝公又獨力争 諌官當用正人楊畏不可用正為相薦人必以天下公議但願朝廷進用不失 人何須使知出我門下出乞赦還呂大防章惇反以公為同罪未録遂 隨州四年六月朝七月免 䘮明乞致仕 又貶永州章避好名之嫌則無為善之路矣論舟覆曰此豈 惇為之哉 貶所怡然自得惟 聖賢修身行已撰徽宗即位召用之力辭薨類蔡京誣其子正平 遺表流之象州 天下善 視公用舎為消長明寛大才平生所學忠恕二字人雖至愚貴人則 人 為己任 六經聖人事知一字行一字奏答邉帥欲威敵斥境者曰雖勝亦非 成都不 中使之過鞭傷傳言之人 復薦种詁先人與种氏世契純仁不肖為其子孫所訟寕論曲直哉 御位上帶左右字龜山謂沮人為善冨國強兵後待做甚正叔非之子厚言其方拙劉安世論其為樞宻日因司馬光病乞依舊散青苗光力疾入見以死争吕元城言行録又載大臣多首䑕兩端為自全計 范二相尤畏而用其黨謂之調停為又載宣仁晏駕范丞相乞除執政即用李清臣 中書鄧伯溫為右丞 又載范內翰論純仁居大位顧失人望純禮彛叟書議論亦務寛平徐仕至尚 右丞 崇寕初 州安置純粹下不能欺坐為帥端重邉人畏服 元祐黨遷謫
81
劉摯熈寕以言新法去凡十六年宣仁擢御史元祐六年 乞擇人勸講進讀 奏蔡確十罪章惇凶悍罷之公論學制煩宻乞増損人王覿以論胡宗愈獲罪 力諌 隂陽拘忌聖 不取上論本朝畏庚辛相正色彈劾中外肅然特比包希仁呂獻可 為 總大體守法度用人先器識 奏事言直事核年三省事經公裁定莫能改畏呂大防忌之 六 十一月相十二月鄭雍楊 誣公交邢恕章惇自求罷守鄆無朱光庭駮奏亦罷知亳州 相府 奉與謫居 異 章惇相謫死新州郡邢恕言摯廢立起同文館獄力家屬又再徙他 剛明重厚 逹治體 精 絶人 尤精三禮號文雅勁無教子孫先行實若 為文人 足觀矣謚忠肅
85
蘇轍元祐元年自河南推官除司諌請劾蔡確韓縝章惇 安置惠卿天下韙之 以漸變役法經義主請還五寨而夏人服安見呂公著水回河之議 回河者潞公呂大防 燾 請都 軍器將作歸戸部驟議以勿補減六曹吏額呂大防任省吏任永夀 減之而中外洶洶 廷和靣争調停之說而參用邪正之說衰元祐五年時呂大防劉摯尤畏元豊舊黨欲引用之以平舊怨謂之調停前又言四事回河與熈河築堡宜平心無生事衙 與雇役宜因弊修法 諌除李清臣吏部蒲宗孟兵部因論今見缺四尚書若與王珪蔡確並進進勢一合非獨臣等耐不得 哲宗親政李清臣復言熈豊事帝轍力陳元祐未嘗不行先帝法且引漢昭改武 事 又謂輕變九年已行之事擢任累歳不用之人則大事去遂得罪出汝州分司筠州 貶循雷州移岳州 崇寕致仕居穎昌入黨籍政終日黙坐者幾十年不與人相見 和末年八十薨 謚文定
88
傅堯俞乞寛蔡確餘黨祐在中書論率由大公 入元 黨並見神宗范百禄子功士鎮猶子刑父錯衛尉丞 進 制科 部多平反李清臣首變元祐政與覬取相位須去蘇軾而章惇來不得相遂 為敵 恊謀建中又見神宗許將仲元將福州言狀元顧北使見惇卞欲發溫公墓 獨無 左 右視 利則回左遂王存正仲合潤州往為小官修潔自重因與安石論事不 謝不 累上書言時事 及大臣在館十年不少貶以干澤史修起居注乞如唐正觀執筆隨宰相入殿左右 許直前始此 在政府遇事必争韓維罷門下杜純罷侍御王覿罷諌官皆力諌 諌太僕馬事不屬駕部 諌廢保甲科諌大辟有司欲生者朝廷不可殺不諌廢經義 諌回河 熈寕時論事與范純仁相得及元祐同執政趍多合同救蔡確俱罷天下稱之不召為吏部請察朋黨是非復不合求出 平居 為詭激而所守確不可奪一溫公稱並馳萬馬中駐足者 歴事五世所持 心 篤故交官其師之姪上喜賔客里守揚州歸 冡給閭 燕父老
97
林希子中斥福州為黜元祐諸賢書命皆希為之至 宣仁 老姦當國 嘗擲筆於地簽書王巖叟彦霖三元 大名代十八舉明經時仁宗初置之韓絳 守北京留之對曰某魏公客不願出他人門日不肯為呈身御史得哲宗登極除監察御史次 言事時六察尚未 言事劾蔡確以定䇿自居及執政才輕行薄者章十上 元年為左司諌論新除執政不恊士望者章八上缺 論三省吏厚祿計賞湖論左右正言不當久請免河北𣙜茶 以 北諸蠻專委荆南唐義問使勿徼功因開封以推判官分左右㕔分治舊共治一事 積欠定五年十科之令 京城無盜奸吏畏栗累拜樞宻靣陳參用君子小人之非侍講勸上積 專勤四字 夏人入貢約日多不至公請一不至則勿復應得蘇轍議棄蘭州界質孤勝如兩堡公曰棄後堡 後來不更要否二堡充國留屯之所據夏人入㓂至鄜府公争不可棄地而請築定逺 要害 儲祥宮成諫它日勿復為又諌宮成而赦以因選后上中宮懿範庶出不可為后 當每事 節儉為意 外剛內和志大畧細自溫公言吾寒心栗齒而公處之 如 學無所不窺
99
諸臣劉安世器之語大名言從學溫公不就進士不妄 始悔 不知洛州司法賍汙 誠自溫公居政府以其獨無書薦充館職公溫公薨宣仁問之呂申公擢正言奏執政彦慱 著大防純仁孫固王存宗愈堂除子弟親戚而劉摯依違不紏正 王覿等劾胡宗愈安世又論之而宗愈罷執政豈試人地又極論章惇罪惡因隂市崑山民田惇坐罰安世 極論 吴處厚上蔡確安州詩公與諌議梁燾極言確禍心而彭汝礪學肇等皆為營救不肯草貶確制 又與燾吴安詩力争䟽十餘上始竄確新州而李常盛陶趙挺之王彭年同日出臺中一空汝礪肇亦斥純仁王存宻為確申理亦并劾之司論確惇履恕妄稱定䇿功證有四罷 言純仁在 馬病日乞依舊散青苗錢純仁遂范因宮中求乳母力諌溺愛後劉后果專寵力呂 為調停之說每差除公與梁燾朱光庭必 争呂引鄧溫伯欲以逐公公又屢䟽論溫伯傾險公遂罷 純仁再相呂大防擬公真定宣仁曰如此正人宜留朝廷起紹聖言惠卿用則確用而惇之徒起矣 黨禍 屢貶英州巨蛇相迎 斷酒蔡渭受蔡京㫖引文及甫訟劉摯等遂置獄同文館安世以諌乳母事貶梅州秦循梅新高竇雷化凡歴其七車惇遣運使殺之安世談笑自若見又遣孫槖檻 收之會徽宗赦 知真定曽布 其謝表不許入朝吴知潞州部使者求其過無毫髪過 梁師成遣 可以書致公答曰吾欲為元祐全人不可破戒公編管陜州復直龍圖貴宣和七年謝客及卒哭 者日數千人香價踴 殿上虎急喜讀孟子緩 自知死所 母勸其為諌官之不肯避盜曰論金陵三不足 說謂人主勢無與敵必有大於此者已攬之庶可回劉言安石有素行故人毀之不入 過南京必見 待制東坡稱真鐵漢議北郊當分祭蘇轍恐勝其兄奏罷議
100
彭汝礪見神宗極元城言行録載其與曽肇在中書 力營救蔡確安州詩事范祖禹淳甫公成都天鎮從孫不夢鄧禹生温叔祖忠文 許以 下士 謁安石 公専屬以修書局䘮富公疾篤以宻䟽新法事與上之論神宗三年 及厚葬 除正言溫公謂淳夫見光有過不言乎可伊川謂經筵若得范淳夫來尤好色溫氣和尤 開陳導主 乞太后儉朴輔養君徳以取珠六十斤金三千六百兩服溫公申公既相詔起蜀公祖禹勸不必出 請 除不作宴御請四院增屋處貧民東西南北福曰院帝因賜 書唐詩進三經要語書語孝經 又進 學諌權住進講韓乞寛蔡確餘黨邪正 乞免 忠彦執政尚主 乞大臣用人分論純仁失人望陛下専任大防而劉摯與大防恊同非相參之義 諌修河 因覔乳母 上䟽言陛下今年十四而生於十二月其實十三歳諌議選后四事道封還懲責申水旱州郡指揮 以陳景元校 書王韶時有安撫大師曰東坡薦講官第一前中貴陳衍至園不敢高聲 范諌議一言到上 吾軰不知死所治公求梓州太后論且為兒孫留之堪宣仁崩言 亂離合之機 紹聖奏天下事豈小人再壊東坡見其䟽止附名同奏在諌初政召內臣凡召十餘人李憲王中正之子 焉 夜講學時勸辨邪正興上有相惇之意獨公論奏不已 繼述論已 公力諌求去上欲大用之亦不果坐蔡卞修國史以實録無據貶公永州黄庭堅同 處之怡然 死於化州 天下稱唐監公獨不立黨范十三知 東坡每戯必曰無令受恩多則難立朝
105
吕大臨叔通冨通六經尤深於禮奏記 公責其事佛孔文仲經文論臨江軍石范鎮自台州司戸舉賢良 極 新法安 出之 為元祐諌官極論之武仲常父之弊 禮部第一州元祐初進用論科舉歴洪州宣 坐黨居池卒 著詩書論語說平仲毅夫有元祐八館著京西提刑以黨籍貶 史學 續世說朱光庭公琰秋河陽而對神宗止再舉安南之師及治春 不合 出 溫公用為言官罷新法封論蔡確章惇知論蘇軾紹劉摯罷相 還麻詞落職 亳州 聖追貶
108
王覿明叟章泰州宗哲廟言官請罷章惇臨請釋鬼 徽 再論章惇坐勒停卒 江温益禹弼劉泉州於陳瓘論其守潭時侵困鄒浩 奉世 遷謫之際 附二蔡來之邵祖徳范開封乞為哲宗侍御劾蘇頌梁燾 純仁章惇安燾呂惠卿常安民希古祀蜀人宗紹聖御史論章蔡諌以劉妃從 哲 責其東漢君比朕入籍楊畏子安得洛陽溫受知惠卿洛敬安石學為言官 恐 罪於 公請祠歸 呂大防劉摯為相助大防攻擊蘇頌為相復攻頌意欲蘇轍相也而范純仁相又攻純仁不報遂攻轍不可大用矣大宣仁而畏首背大防稱述熈豊政事安石學術 防罷 章惇相乃結惇惇與李清臣安燾敵復附安李惇遂出之以入元祐黨籍蔡京相畏因薛卭言之出籍 政和方上書言封禪而疾卒上官均彦衡州邵武棄蘭 砦地 論青苗黨劾蔡確李清臣諌論蘇轍 大防而排許將乞罷知廣徳朱紹聖為正言再黜蘇呂以章惇彭汝礪而用 服均争之遂出 徽宗 為給事不從紹述之說遂入黨籍云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