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Search for "ctext:999991"
Search details:
Scope: 五代會要
Condition : References 「宰相
Total 16

卷一

1
梁太祖神武元聖孝皇帝姓朱氏,諱晃,追冊文穆皇帝第三子,母曰文惠皇后王氏。大中六年十月二十一日,生於單州碭山縣以其日為大明節。天復元年正月,封梁王天祐二年十一月,加相國,總百揆,改封魏王,備九錫。四年四月十八日,受唐禪,即位於東都金祥殿,改名晃。年五十六,初名溫,又賜名全忠。開平三年正月,上尊號曰睿文聖武廣孝皇帝,乾化二年六月五日,為其子郢王友珪所弒,崩於大內之寢殿。年六十一。其年十一月十日,葬宣陵,在洛京伊闕縣。諡曰神武元聖孝皇帝,廟號太祖。哀冊文,中書侍郎平章事杜暁撰。諡冊文,門下侍郎平章事趙光逢撰。諡議,太常卿李燕撰。年號二,開平盡四年,乾化盡二年。宰相八人,韓建、張文蔚、楊涉、薛貽矩、于兢、張策、趙光逢、杜曉。使相二十七人。錢鏐、馬殷、劉隱、符道昭、馬賨、葉廣畧、龎巨昭、楊師厚、王景仁、牛存節、成汭、張歸霸、高萬興、張全義李瓊、王鎔、羅紹威、王重師、馮行襲、張佶、王檀、劉知俊、李思諫、劉守光、劉守文、李仁福、高季昌。
2
末帝諱瑱,太祖第四子,母曰元貞皇后張氏。文德元年九月十二日,生於汴州。以其日為明聖節。開平元年五月,封均王乾化三年二月十七日,侍衛都將袁象先率禁兵殺郢王於洛京,帝即位於汴州,改名瑱。年二十六。初名友正,後又改名鍠。龍德三年十月八日,唐兵入汴州,為控鶴將皇甫麟弒於建國樓之廊下。年三十六。後唐同光元年十月,追降為庶人。莊宗入汴州,詔張全義罪人首骨,藏於大社,至晉天福二年,安崇阮收葬之。年號三,乾化三年五年貞明貞明六年龍德龍德盡二年。宰相八人,姚洎于兢楊涉趙光逢、鄭珏、蕭頃、敬翔、李琪使相三十一人。錢鏐、馬殷、張全義、馬賨、葉廣畧、龎巨昭、楊師厚、牛存節、王檀、劉巖、張歸霸、高萬興、朱友謙、劉鄩、高季興、王審知、溫韜、葛從周、賀德倫、錢傳璟、賀瓌、孔勍、張萬進、尹皓、李繼韜、馬綽、杜建徽、袁象先、李仁福、康懷英、韓洙、曲美。
3
後唐莊宗光聖神閔孝皇帝姓李氏,諱存勗,追冊武皇帝長子,母曰貞簡皇后曹氏。唐光啓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生於晉陽宮。以其日為萬夀節。天祐五年正月,嗣晉王位。二十年四月二十五日,即位於魏州武德殿。年三十九。同光元年十月,平僞梁。二年四月,上尊號曰昭文睿武至德光孝皇帝。四年四月一日,京城軍亂,崩於絳霄殿之廊下。年四十二。天成元年七月二十二日,葬雍陵,在洛京新安縣。至晉天福二年正月,以犯廟諱,改為伊陵。諡曰光聖神閔孝皇帝,廟號莊宗。哀冊文,中書侍郎平章事韋說撰。諡冊文,門下侍郎平章事豆盧革撰。諡議,太常卿崔協撰。年號一,同光盡四年。宰相五人、豆盧革、韋說、盧程、郭崇韜、趙光胤。使相三十二人。李茂貞、錢鏐、馬殷、張全義、王審知、高萬興、馬存、馬賨、錢元璙、錢元球、馬希振、李仁福、高季興、韓洙、朱友謙、丁會、李曮、孔勍、袁象先、符習、溫韜、朱令德、符存審、魏王繼岌、李存渥、李存璋、李存霸、郭崇韜、孟知祥、元行欽、夏魯奇、錢元瓘。
4
明宗聖德和武欽孝皇帝,追冊孝成皇帝長子,母曰追冊懿皇后劉氏。唐咸通八年九月九日生於代北金鳳殿。以其日為應聖節。同光元年十一月,授番漢馬步總管。四年四月。即位於西宮,改名亶。年六十。初名嗣源。長興元年四月。上尊號曰聖明神武文德恭孝皇帝。四年八月,再上尊號曰聖明神武廣道法天文德恭孝皇帝。其年十一月十二六日,崩於大內之雍和殿。年六十七。清泰元年四月二十七日葬徽陵,在洛京洛陽縣。諡曰明宗聖德和武欽孝皇帝,廟號明宗。哀冊文,左僕射、平章事李愚撰。諡冊文,吏部尚書、平章事劉煦撰。諡義,太常卿盧文紀撰。年號二,天成盡四年,長興盡四年。宰相十人,豆盧革、韋說、鄭珏、任圜、馮道、崔協、王建立、趙鳳、李愚、劉昫。使相三十八人。孟知祥、李仁福、李曮、馬賨、馬希振、朱守殷、安元信、毛璋、符習、霍彦威、安金全、錢元璙、錢元球、趙德鈞、孔勍、高季興、夏魯奇、魯文、安重誨、孔循、房知溫、王建立、王都、王延稟、范延光、趙鳳、趙延翰、馬希範、高從誨、馮贇、馬希杲、姚元素、康義誠、張虔釗、錢元璹、朱弘昭、張延朗。
5
閔帝諱從厚,明宗第三子,母曰昭懿皇后夏氏。唐天祐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生於晉陽。未有節名。長興元年八月,封宋王。四年十二月一日,自魏府入纂皇統,即位於柩前。年二十。應順元年四月七日,廢為鄂王,其月九日,遇弒於衛州。年二十一。晉天福元年十二月,追諡曰閔帝,葬徽陵之封中。年號一,應順盡元年。宰相三人,馮道、李愚、劉昫。使相二十二人。王思同、安元信、馬希杲、王建立、范延光、李從曮、趙德鈞、房知溫、馬希振、馬希範、趙延夀、高從誨、錢元球、馮贇、安彥威、盧文進、康義誠、朱弘昭、張䖍釗、姚彥章、張延朗、錢元璙。
6
末帝諱從珂,本姓王氏,明宗養為子,母曰宣憲皇后魏氏。唐光啓元年正月二十三日,生於鎮州平山縣之外舍。以其日為千春節。長興四年五月,封潞王。應順元年四月三日,自鳳翔入纂皇統,六日赴西宮,即位於柩前。年五十。清泰三年閏十一月二十九日遇難,崩於後樓。年五十二。晉天福元年十二月,追降為庶人,葬徽陵之封中。年號一,清泰盡三年。宰相六人,李愚、劉昫、盧文紀、姚顗、韓昭胤、馬胤孫。使相二十二人。安元信、趙在禮、馬希杲、盧文進、張延朗、王建立、馮道、范延光、李從曮、趙德鈞、房知禮、馬希振、姚彥章、馬存、韓昭胤、李周、鮑君福、高從誨、馬希範、錢元璙、錢元球、錢元璹。
7
晉高祖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姓石氏,諱敬塘。追冊孝元皇帝第二子,母追冊懿皇后何氏。唐景福元年二月二十八日,生於太原汾陽里。以其日為天和節。長興三年十一月,授北京留守兼大同、振武、威塞、彰國馬步總管,清泰三年閏十一月十二日,築壇即位於太原府城之南,年四十五。其月二十六日至洛陽,二十九日受朝於文明殿。晉天福三年十月五日,契丹遣使者上尊號曰英武明義皇帝,七年六月十三日,崩於鄴都大內之保昌殿。年五十一。其年十一月十日,葬顯陵,在洛京夀安縣。諡曰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廟號高祖。哀冊文,中書侍郎平章事和凝撰。諡冊文,中書侍郎平章事和凝撰。諡議,太常卿崔協撰。年號一,天福盡七年。宰相五人,馮道、趙瑩、桑維翰、李崧、和凝。使相二十二人。馬希範、王建立、范延光、李周、李從曮、高行周、李從溫、趙在禮、安從進、杜重威、侯益、楊光遠、安審琦、安彥威、馬希杲、安叔千、李德珫、杜仁淦、桑維翰、鮑君福、劉景巗、馬全節。
8
少帝諱重貴,高祖從子。父敬儒,母太妃安氏。唐天祐十一年六月二十七日,生於太原汾陽里。以其日為啟聖節。天福三年十二月,授開封尹,封鄭王。六年十一月,授廣晉尹,封齊王。七年六月十三日,即位於柩前。年二十九。開運三年十二月,契丹犯闕,明年正月,降封負義侯,其月舉族遷於契丹之黃龍府。年三十四。年號二,天福自七年至九年,改開運,開運盡三年。宰相六人,馮道、趙瑩、桑維翰、李崧、和凝、馮玉。使相二十七人。高從誨、馬希範、錢弘佐、王曦、朱文進、李守貞、石贇、楊光遠、杜重威、李從溫、李周、景延廣、桑維翰、張從恩、安叔千、馮道、趙瑩、李彝殷、符彥卿、皇甫遇、高行周、趙在禮、李德珫、安審琦、馬全節、安審信、劉景巗。
9
漢高祖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姓劉氏,諱暠,追冊章聖皇帝長子,母追冊章懿皇后安氏唐乾寜二年二月四日,生於太原。以其日為聖夀節。晉天福六年七月,授北京留守。開運二年四月,封北平王。四年二月十五日,受冊於太原府第,其年六月十一日至東京,受朝於崇元殿,改名暠。年五十三,初名知遠。乾祐元年正月二十七日,崩於大內萬歲殿。年五十四。其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葬睿陵,在洛京告成縣。諡曰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廟號高祖。哀冊文,右僕射、平章事蘇禹珪撰。諡冊文,右僕射、平章事蘇禹珪傳。諡議、太常卿張昭撰。年號一,乾祐盡元年。宰相四人,竇貞固、蘇逢吉、蘇禹珪、李濤。使相二十人。高從誨、馬希廣、錢弘倧、杜重威、高行周、劉信、李守貞、符彦卿、安審琦、侯益、劉崇、 李從敏、劉銖、白文珂、史宏肇、慕容彥超、安叔千 李彝殷、馮暉
10
隱帝諱承祐,高祖第二子,母曰皇后李氏。長興二年三月九日。生於太原。以其日為嘉慶節。乾祐元年二月一日,封周王,其日即位於柩前。年十八。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為左右郭允明弑於京北之趙村。年二十。周廣順元年五月,追諡曰隱帝,其年八月十二日,葬穎陵在許州陽翟縣。年號一,乾祐盡三年。宰相五人,竇貞固、蘇逢吉、蘇禹珪、李濤、楊邠。使相三十三人。高從誨、馬希廣、錢弘俶、錢弘倧、高保融、高行周、李守貞、符彥卿、馮暉、慕容彦超、侯益、李從敏、劉崇、劉銖、白文珂、史宏肇、劉信、安審琦、李彝殷、常思、王景、武行德、侯章、王晏、張彥威、王章、趙暉、高允權、郭從義、劉贇、史匡懿、王守恩、孫方諫。
11
周太祖聖神恭肅文武孝皇帝姓郭氏,諱威,追冊章肅皇帝長子,母追冊章德皇后王氏。唐天祐元年七月二十八日,生於邢州堯山之舊宅。以其日為永夀節。漢乾祐三年四月,授鄴都留守兼樞密使。其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監國。廣順元年正月五日,即位於崇元殿。年四十八。顯德元年正月一日,上尊號曰聖明文武仁德皇帝。其月十七日,崩於大內之滋德殿。年五十一。其年四月十二日,葬嵩陵,在鄭州新鄭縣。諡曰聖神恭肅文武孝皇帝,廟號太祖。哀冊文,中書侍郎平章事王溥撰。諡冊文,右僕射、平章事李穀撰。諡議,太常卿田敏撰。年號二,廣順盡三年。顯德盡元年。宰相七人,馮道、竇貞固、蘇禹珪、王峻、范質、李穀、王溥。使相四十二人。高保融、錢弘俶、高行周、安審琦、符彥卿、李彝殷、馮暉、王峻、李洪義、白文珂、慕容彥超、趙暉、高允權、侯益、武行德、王晏、張彥威、常思、侯章、史匡懿、李從敏、薛懷讓、王繼宏、王景、郭從義、孫方諫、王守恩、李暉、扈彥珂、折從阮、劉詞、郭 勳、楊信、何福進、李洪信、劉言、郭崇、李筠、鄭仁誨、曹英、王彥超、王逵。
12
世宗睿武孝文皇帝諱榮,太祖養子,姓柴氏,追冊聖穆皇后之姪也。唐天祐十八年九月二十四日,生於邢州之別墅。以其日為天清節。廣順三年三月,授開封尹,封晉王。顯德元年正月,判內外兵馬事。其月二十日,即位於柩前。年三十四。六年六月十九日,崩於大內之萬歲殿。年三十九。其年十一月一日,葬慶陵。在鄭州管城縣。諡曰睿武孝文皇帝,廟號世宗。哀冊文,禮部尚書、平章事王溥撰。諡冊文,中書侍郎平章事魏仁浦撰。諡議,翰林學士、中書舍人、判太常寺竇儼撰。號一元稱顯德,盡六年。宰相五人,范質、李穀、王溥、景 範、魏仁浦。使相三十五人,高保融、錢弘俶、王 饒、李彝殷、安審琦、符彥卿、白文珂、李洪義、趙暉、武行德、王晏、侯章、王繼宏、王景、郭從義、孫方諫、王守恩、李暉、扈彥珂、折從阮、劉詞、郭 勳、李洪信、楊信、鄭仁誨、曹英、郭崇、王彥超、李筠、王逵、周行逢、李重進、向訓、韓通、張永德。大將六人。今上、李重進、張永德、韓通、韓令坤、袁 彥
13
恭帝諱宗訓,世宗後宮所生。廣順三年八月四日,生於澶州。以其日為天夀節。顯德六年六月,封梁王。其月十九日,即位於柩前。年七歲。七年正月,禪位於宋,其年降封鄭王。年八歲。宋開寶六年春,崩於房陵。其年十月,追諡恭帝,葬順陵。在世宗慶陵之側。年號一,依舊稱顯德。宰相三人,范質、王溥、魏仁浦。使相二十人,高保融、錢弘俶、符彥卿、武行德、王晏、王景、郭從義、向拱、李洪信、郭崇、王彥超、李筠、李重進、李彝殷、周行逢、楊信、韓通、張永德、李洪義、侯章。大將七人。今上、張鐸、李重進、韓通、韓令坤、石守信、高懷德。

卷五

2
三年三月,修東京月陂堤,至立德坊南古岸,得玉璽一紐,文曰「皇帝行寶」都部署朱守殷表上之。命中書門下宣示百官。宰相豆盧革等驗其篆文曰「皇帝行寶」。方圍八寸,厚二寸,背紐玄龍,光瑩精妙,莫知湮墜之由。自秦、漢以來,天子之璽有六,文曰「皇帝之璽」、「皇帝信璽」、「皇帝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天子行璽」。至唐玄宗時,改名國璽。漢末董卓遷獻帝於長安,袁術將孫堅攻卓,收洛陽,營於城南,見甄宮井有五色氣,命掘之,得漢傳國寶,文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方圍四寸,紐交五龍,一角小缺。議者意張讓護幼帝出奔,掌璽者投之甄井故也。今之所得,即六璽之一也。守殷又於積善坊得古文錢四百五十六文,文曰「得一元寶」,背曰「順天元寶」。

卷十四

1
後唐同光二年正月,中書門下奏:「准本朝故事,如封建諸王、內命婦及宰相翰林學士中書舍人、諸道節度、觀察、團練、防禦、留後官告,即中書帖吏部官告院,索綾紙、褾軸,下所司修寫印署畢,進入內宣賜。其文武兩班並諸道官員及奏薦將校,敕下後,並合呈本道進奏院,或本人自於所司送納朱膠、綾紙價錢,各請出給。今後請除內司大官並侍衛及賞軍功將校轉官外,並請官中不給告敕。」從之。
4
二年四月二十四日敕:「兵、吏部應出給書寫印署官告,其本曹郎中,令自今後於本官幕次當直,候知印宰相、當制舍人出授即歸,人吏並勒隨本官祗候,仍下度支逐日量破食料。其本行尚書侍郎、左右丞等,每日赴朝遇行敕,旋即印署發遣,免至公事淹延。」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