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江》

Library Resources
1 江:
《釋名》曰:江,公也,小水流入其中,所公共也。

2 江:
《說文》曰:江,水出蜀湔氐徼外岷山。
又曰:江至會稽郡為浙江。

3 江:
《尚書》曰:岷山導江,東別為沱。

4 江:
《毛詩》曰:江有沱。江有汜。
又曰:滔滔江漢,南國之紀。

5 江:
《春秋元命苞》曰:牛女為江湖,江湖者,所以開神潤化,故其氣湍急。

6 江:
《家語》曰:楚昭王渡江,江有物大如斗,圓而赤,直觸王舟,舟人取之,王大怪,使之魯問孔子,孔子曰:「此萍實也,可剖而食之,吉祥,唯霸者能獲之。」使返,王遽食之,甚美。

7 江:
謝承《後漢書》曰:吳郡沈豐為郡主簿,太守第五倫,母老不能之官,倫每至臘節,常感戀垂泣,遣豐迎母廣陵,母見大江,畏水不敢渡,豐祭神,令子孫對母飲酒,因醉臥便渡。
又曰:吳郡王閎渡錢塘江遭風,船欲覆,閎拔劍斫水,罵伍子胥,風息得濟。

8 江:
《續漢書》曰:張禹拜揚州刺史,當過江行部中,土人皆以江有子胥之神,難于濟涉,禹厲聲言曰:「子胥如其有靈,知吾志在理察枉訟,豈危我哉?」遂鼓而過。

9 江:
《魏志》曰:文帝伐吳,至長江而嘆曰:「天固以限南北也。」

10 江:
《晉書》曰:祖逖渡江,中流誓曰:「逖不靜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
又曰:吳猛年四十,邑人丁義始授神方,因還豫章,江波甚急,猛不假舟楫,以白羽扇畫水而渡。
又曰:王濬有奇略,武帝謀伐吳,詔濬造船于蜀,其木柿蔽江而下。
又曰:陶侃語人曰:「大禹聖人,乃惜寸陰,至于眾人,當惜分陰。」參佐以戲廢事者,乃取其蒲博之具,悉投于江。

11 江:
《莊子》曰:魚相忘于江湖。

12 江:
《孫卿子》曰:子路盛服見孔子。孔子曰:「由,是襜襜者何也?昔者,江出于汶山,其始由源,可以濫觴,及至江之津也,不方舟不避風,不可涉,非惟下流大耶?今汝衣服既盛,顏色充盈,天下且孰肯諫汝乎?」

13 江:
《三十國春秋》曰:劉裕次山陽,聞何無忌敗績,卷甲兼行,將濟江而風急,眾咸難之,裕曰:「若有天命,風當自息;如其天不助,舟覆溺何足怪。」即命登舟,舟移而風止。

14 江:
董覽《吳地記》曰:夫差立,子胥以忠諫見亡,遂賜死,浮尸于江,夫差悔焉,與群臣于江設祭。

15 江:
《列仙傳》曰:江妃二女,游于江濱,逢鄭交甫,遂解珮與之,交甫受佩而去,數十步,懷中無佩,女亦不見。

16 江:
《列女傳》曰:楚昭王貞姜者,昭王夫人,齊女也。昭王出游,留夫人漸臺,江水大至,遣使者迎夫人,忘持符。夫人曰:王與宮人約,召必以符,今使者不持符,妾不敢行。於是使者返取符,未還,臺已壞,沉水而死。
又曰:廣漢姜詩妻,事姑至孝。姑好飲江水,水去家七里,妻常雞鳴溯流而汲,值風雪,不時得水,詩責遣之,妻寄食鄰家,紡績以市珍味,使鄰母遺姑,詩聞追還,舍側忽有涌泉出,味如江水。《華陽國志》又載。

17 江:
《論衡》曰:儒書言伍子胥恨吳王,驅水為濤而溺殺。今會稽、錢塘、丹徒江皆立子胥祠,欲止其濤也。

18 江:
袁山松《宜都記》曰:對西陵南岸有山,其峰孤秀,人自山南上至頂,俯臨大江如縈帶,視舟船如鳧雁。
又曰:大江清濁分流,其水十丈見底,視魚游如乘空,淺處多五色石。

19 江:
《新序》曰:禹南濟于江,黃龍負舟,舟中人失色,禹仰視天而嘆曰:「吾受命于天,死生命也!」龍弭耳而逃。

20 江:
《吳錄》曰:步騭表言,北降人說北多作布囊,欲以盛沙塞大江。吳主曰:「此曹必不敢來,若不如孤言,當以牛千頭為君作主人。」后見呂岱,說騭言北欲以囊塞江,輒失笑曰:「此江自開辟以來,寧可以囊塞乎?」

21 江:
《水經注》曰:昔吳郡太守張公直,自九江守征還,道由廬山,子女觀祠女戲廟像,其妻夜夢神人致聘,覺言于夫,至明恐怖,遽發船引中流而不行。妻曰:「愛一女而合門受禍也。」公直不忍,遂令妻下女于江。其妻布席水上,以其亡兄女代之,而船得進。尋公直知兄女,怒妻曰:「吾何面于當世也!」復下己女於水中,將渡,遙見二女于岸側,傍有一吏立曰:「吾廬君主簿,敬君之義,悉還二女。」

22 江:
《風俗通》曰:江,貢也。所出珍物,可貢獻也。

23 江:
《荊州記》云:江出岷山,其源若甕口,可以濫觴,在益州建寧漏江縣,潛行地底數里至楚都,遂廣十里。

24 江:
《傅子》曰:江海所以能百谷王者,以其不逆之;茍有所逆,眾流不至多矣。

URN: ctp:n366560